高粱河车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巅峰阅读dfxs1.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消息从青唐王城,来到河西道的凉州,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青唐大君拓跋赤德应该已经赶到六指乡弥洪所屯兵的玉川原上。
节府这里想要做任何反应已经来不及了。
“三郎手里有近四千精锐,玉门和瓜州最少也能派出五千援军,在加上铁勒部的数万大军,守城应该无虞。”
看着傅懋修眉头紧皱的看着沙盘,一旁的刘仙客劝慰道。
崔方翼道:“明公若是担心疏勒局势,可以让张仁愿和韩匡嗣出兵大非川作为策应。”
傅懋修听后摇了摇头,“来不及了,大非川一路本就是策应,现在莽龙支布在那里也有数万大军,现在出兵大非川却是对方以逸待劳,我军就算能胜也得不偿失。对疏勒战局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了,青唐毕竟是控弦几十万的大国,不能等闲视之。”
傅懋修此时当然有些担心,毕竟傅津川可是他的嫡亲儿子,还是诸子之中最为成器的。当年老国公在世的时候就说过,若是太平盛世,傅淮川足以保家门富贵,若是乱世,建功立业还要看三郎傅津川。
而他现在所想的,全然不是什么建功立业,而是希望战事若不顺利,三郎能够果断放弃疏勒,哪怕就他一个人回来都行。
输了就输了,全军覆没也没什么关系,人回来就行。
毕竟面对的是青唐人,不是藩部杂胡,就算上京城知道战败,也最多不过是申斥一番。
不过这个话,却不能说在明面上。毕竟他是河西节度使,统领十万大军,做事必须公私分明。
青唐极盛之时,控弦之士近五十万,作战勇猛,所有成年男子都是战士。对于这样的强敌,没有人可以掉以轻心。
虽然去年经历过两次战败,但青唐的损失并不大,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方。只不过是现在各部族比较厌战,这也是为什么节府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会预算青唐人不会出兵。
但现在青唐大君亲自到前线了,谁也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变数。
一国之主君临前线,士气就不再是问题了。
“青唐人既已出兵,要不要让薛琮放弃攻打连山堡,先回头和傅郎君一起应对青唐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历史 1073万字 9个月前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历史 642万字 一年以前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历史 541万字 27天前
历史 659万字 2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