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巅峰阅读】地址:dfxs1.com
没人关心郑雄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一众进士都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反驳,就这么承认失败那是不可能的。逐句逐字,咬文嚼字的细品,这方面也就这些读书人有这闲工夫了。其中一个进士引经据典已经做好了准备,抬头一看,郑雄不见了。“郑提领呢?怎么不见了?走了吗?这是怕了我等,认输了。”这句话打断了众人的思绪,抬头用眼睛扫了一下周围,确认郑雄溜了,随后向看傻子一样的看着这位同僚。不说还好,郑雄溜走好歹给众人留了一丝颜面,胜负高低不用明明白白的说出来。现在当事人走了,你还大声的嚷嚷,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看得起谁呢,你还是我,能做出比肩这几首的诗词。看热闹的官员反应过来,一个个不闲事大的说道。“郑提领虽然走了,这几首诗词却是走不了,依本官看,这几首诗词都是可以流传千古的,如果各位作不了比肩这几首的诗词,怕是郑提领胜了。”“合该如此,唐诗宋词我等心向往之,郑提领的诗词极好,怕是古人在世也不遑多让,我文坛又多了一位大才啊。”进士虽然名头响,这個时候还是不够看,现在这些当官的有进士功名在身的屈指可数,也有心杀杀这些人的傲气。先前阴阳怪气的讥讽郑雄的举人出身,一众人等都听在耳朵里,自有一股怨气,如今有了落井下石的机会,哪能就这么放过他们。“你们还是认输吧,随着这几首诗词流传,尔等必将名传天下,青史留名,如此好事,可是羡煞我等,就这么输了,不丢人。”以吴伯宗为首的进士群体脸色羞红,怒视着刚刚开口的那人,青史留名怕也是反派人物,这种名声要来有什么用。其中一个进士受不了讥讽,反唇相讥。“郑提领这诗词虽是极好,我等却也未必做不出媲美的诗词。倒是你们,刚刚也见识了林兄的诗词,只要你们能与之媲美,在下就此认输又何妨。”“别叉开话题,本官记得是你们先和郑提领提出的比试吧,技不如人就认输。郑提领我等自是佩服的,伱们吗?还差的远。”“都说了郑提领的诗词,可比肩古人,吾等自然望尘莫及。你们要么现在就给吾等露一手,要么就乖乖认输,啰啰嗦嗦不想认输,岂是君子所为。”你一言我一语,就将这些进士的面子丢到了尘埃里。带头大哥吴伯宗眼见要引发众怒,恨恨的看了一眼出声的小弟,连忙说道。“提领的文采在下自是佩服,几首诗词在下甘拜下风,不过提领不在,只得改日,在下必定登门认输,众位觉得如何。”官大一级压死人,吴伯宗身为状元,五品起步,跟这些起哄的人相比,也不是很低了,众人想了想还是给了个面子。“状元既然已经认输,自然没有问题,请便。”一群进士虽然不情愿,但是老大发话了,只能憋着,跟着吴伯宗赶紧溜了。这时,郑雄的诗作再次送上了老朱的案头,附带了事情的经过。“又有诗词送来了,都来品鉴品鉴。”李善长抱病,左丞汪广洋当仁不让的拿起了诗词念了出来。一首读完,老朱的老伙计有些惊了,郑雄的官位虽然不高,但是一个未来的伯爵之位已经板上钉钉了,哪来的这种不公。老朱的脸色也有些阴沉,汪广洋却是又再次开口。“众位别急,刚刚看了下事情的经过,这郑雄开口有些狂妄了,被人拿了举人出身说事,或许与此有关,陛下,这是事情的经过。”老朱拿过书写的诗词和经过看了起来,脸色阴转多云。“确实有些狂妄,这郑雄朕记得当初他是得了功名就自己要了官,也没有参加来年的殿试,如今这是看自己的出身低了,来找咱要官来了,你们都看看。”看过了诗词和经过,老朱的老伙计们心里有数了。“年少轻狂,少年本性,人才二字郑雄倒是当得。”众人点了点头,郑雄做了不少事,军方和百姓都受益良多,这都不算人才,那谁是人才。老朱也很认同,郑雄提领惠民药局所做的一切,老朱都能分上一份,毕竟是老朱下旨重立的惠民药局。地位也越发稳固,远的不说,单单南京城自己的威望也与日俱增,惠民药局的功劳肯定是
有的。“对了,这些进士这段时间表现的怎么样,分到各部的有不少,都说说看。”“陛下,我礼部的几人表现不甚出彩,基本上都是听令做事。”“陛下,吏部也一样。”“陛下,工部差不多。”“那各地分配出去的举人呢?”“回陛下,中书反馈了不少信件,各地倒是有几个比较出彩的,不过时间还短,反馈回来的不多。”老朱想了想,进士出身的还是少了点,而且看上去效果并不怎么样。举人出身的基数大,先前树立的榜样打的鸡血,现在看上去还是可行的,郑雄这个标杆还可以。“传朕的旨意,郑雄提领惠民药局有功,升两级,正五品,禄一百八十石。另外那几个出彩的举人每人升个两级,传告各地方。”“这人才,朕也想要,这么多举人都外放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转载请注明来源:巅峰阅读dfxs1.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 418万字 7个月前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历史 533万字 11天前
历史 1319万字 13天前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476971307(老群
历史 4434万字 22天前
大明1619年,萨尔浒之战,杜松兵败后一伙败军逃兵逃离了辽东,逃进关内,一路向西……穿越而来的刘恒成为了一名前途未明的流寇,一不小心干翻了对手,成为一营头目,练新兵,占山为王,设关卡,抢士绅……一不小心有了和女真争夺天下的资格。
历史 1043万字 1个月前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历史 984万字 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