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物语》转载请注明来源:巅峰阅读dfxs1.com
商山早行
【作者】温庭筠 【朝代】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同样是旅游,温庭筠首联便写出了悲,而梅尧臣却不带任何感情,同样要写结尾,温庭筠以实际的景象做结尾,而梅尧臣的笔触则直接写到了云外,那一声鸡鸣,似乎听得见,也似乎听不见,一阵空灵。
然而这首诗真的没有感情吗?并不是。从“幽径独行迷”的“独”字,可以看得出作者的孤寂与落寞,可是这种表达,却含而不露。也许这就是宋代的理趣诗吧,它不轻易抒情,不轻易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然而却将情融在诗句中,见诸于细节。
只不过,梅尧臣也写性情诗。这首《陶者》,便是代表作。
陶者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他的语言有点不像是在写诗,好像是那陶者在诉说,虽然只说了两句话,却让人唏嘘感慨,那些朝廷里的达官贵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每天不去劳动,却要坐享其成,而陶者作为一个辛辛苦苦的劳动者,还要住没有片瓦的房屋。
这是多大的愤懑,这是多大的不公,然而作者没有多说什么,写完这些后,他本可以鞭挞并声讨那些不劳而获的衮衮诸公,可是他的笔触至此停止了,他不再书写。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也就没有震撼。梅尧臣很好的践行了这两句话。
全诗没有多余的一个叹息,却把感情表达的那样淋漓尽致。
性情所至,言已尽矣,意已尽矣。
苏舜钦也不甘心居于人后,他追赶了上来,面对宋朝朝廷的懦弱,他忍无可忍,挥笔写下《庆州败》。这也是一首性情诗,写得酣畅淋漓,读罢肝胆常热。
他一开篇便不讲废话,直入主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边塞ma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巅峰阅读dfxs1.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 418万字 7个月前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历史 1073万字 9个月前
历史 528万字 14天前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历史 642万字 一年以前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564万字 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