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还是没看郑贵妃,一个人处在绝对弱势或绝对强势时的话都是不能信的,
“朕想将郑国泰封为‘海运总督’。”
朱翊钧这回没再问郑贵妃“你道如何”,反而用上了一点稍稍强硬的口吻说道,
“此为朝中新衔,与一般官爵不同。”
朱翊钧想用郑国泰的名义来主持海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给郑国泰一个在官制之外的新职。
国本之争在万历十八年会发展到满朝文武集体要求册立太子,并杜门请辞的地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万历十七年郑承宪死后,万历皇帝让郑国泰承袭了他父亲的爵职。
郑承宪一开始被授封的是锦衣卫正千户,后来因为女儿郑贵妃得宠,又被晋封为锦衣卫指挥使、都指挥使。
都指挥使是流官,依例概不能承袭。
但是历史上的万历皇帝由于郑贵妃的缘故,给了郑国泰殊遇,让郑贵妃的母家享受了和王皇后、李太后母家一样的袭职资格。
当时就有科道官上疏进言道,“郑承宪既居极品,国泰又得崇阶,皇贵妃之家如此,则皇后之家又当何如?”
科道官虽然总喜欢无事生非,但礼法上的议论几乎就没有出错的时候。
万历一朝的外戚中,后妃母家兄弟能袭父职的王皇后和郑贵妃二人,母家得封爵位的只有王皇后一人。
后来王恭妃母家和刘昭妃母家虽然也享此殊荣,但那已经都是天启皇帝即位之后的事了,并非出自万历皇帝本人的意愿。
王恭妃属于苦尽甘来,天启皇帝即位时她的父亲早已去世,后来是她的侄子王天瑞被封永宁伯。
刘昭妃是万历皇帝的初建三宫之一,既没有子嗣,也不得万历皇帝宠爱。
但因为天启皇帝的嫡母和生母在他即位时都已去世,为避后宫纷争,才请刘昭妃掌太后印玺、享皇太后礼遇,故而刘昭妃的弟弟刘岱才和她父亲刘应元一样被授为锦衣卫指挥使。
由此可以看出,郑国泰这一袭职,其政治意义是远大于实际意义的。
王皇后母家既得爵又能袭封,是因为她是中宫皇后;王恭妃母家得爵,是因为她是明光宗生母,天启皇帝的亲祖母;刘昭妃母家能袭封,是因为她已位同皇太后。
而万历十七年的郑贵妃却还只是一个皇贵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历史 984万字 一年以前
历史 659万字 26天前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 418万字 7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