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87》转载请注明来源:巅峰阅读dfxs1.com
实事求是地讲,万历十六年四月的朱翊钧在穿越近一年后仍然没有想过要用屠杀解决晚明的种种问题。
唯一让朱翊钧真正起过杀心的人只有那个未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
因此朱翊钧在对郑国泰说出方才那番儒法之别时堪称坦坦荡荡。
他是一个真正的、有文明底线的好人。
倘或朱翊钧没有穿越成万历皇帝,而是穿越成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军官,他也会是那始终没有对犹太人动过手的极少数人。
朱翊钧知道郑国泰的担忧不在于海运究竟是否可行,而在于皇帝是否是要拿外戚收割文官和海商的财富,最后再来一个一网打尽。
这里必须说明,朱翊钧在开凿胶莱河的这件事开始之前,确确实实没有想过用海贸诱骗文官投资,让外戚负责割韭菜,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这种招数来提高自己在朝中的威信。
朱翊钧在面对郑国泰的时候,脑中构想的还是同时期欧洲“重商主义”那套理论政策。
先要让国内商业资本发挥作用,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再使政府和商人成为伙伴,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发展海外殖民。
万历十六年的朱翊钧依然将晚明士大夫和地主阶层视为可合作对象,如果不是他的理论太过超前,朱翊钧甚至可以向郑国泰列出海商和朝廷合作之后的许多好处。
最重要的一点是,倘或文官和海商们尝到了海外殖民的甜头,那他们一定会鼓励自己田产上的农奴去海外开拓新天地。
一旦大明的农奴们不再被束缚于国内的土地上,不再将土地产粮视为生存依赖,那么无论朱翊钧是想发展机械化农业,还是想发展工业,都有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
朱翊钧在此时还是没有想过要用屠杀士绅、地主、皇亲贵戚,剥夺财产,将地主后代剥夺人身权利这种残酷手段来实现改革大明的理想。
他觉得事情还没有糟到那一步,大明也没有到了“地主不死,国家不富”的境地。
朱翊钧的想法是将大明朝廷和文官海商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外戚是联结这个利益共同体的链环。
外戚既和皇家亲近,本身又是和文官在经济利益上相当一致的地主,当然可以承担起这个重任。
朱翊钧在和郑国泰对话之前,还考虑了数种不同形式的答案来应对郑国泰的忧虑。
虽然朱翊钧身边的人日常都小心翼翼地把他捧成一个暴君,但朱翊钧自认为整个中国历史都找不出第二个像他这么体贴人心的君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推土机,没有集邮癖,只有一个小职员,无财无权无势,一步步的在三国各路牛人间披荆斩棘!枭雄还是英雄,美女还是江山,阴谋还是阳谋,王道还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国,你会发现其实曹操没做献刀,刘备不光会哭,孙权平衡有术,一起来会一会吕布关羽的武艺,顺便看看大小乔的呆萌……
历史 2209万字 20天前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历史 55万字 一年以前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历史 984万字 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