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败家子》转载请注明来源:巅峰阅读dfxs1.com
沈升离开后,刘礼在安排了一总旗共五十六名留守人员后,也带着剩下的三十余名禁军,押着张清四人前往大同府衙大牢关押,并且负责看守。
毕竟是上达天听的案子,容不得丝毫马虎。
翌日,朱祁镇一如往日般被紫芙叫了起来,然后洗漱、更衣,又和挺着大肚子的摩罗一起用过早膳后,才带着王彦,在众太监宫女的簇拥下,踩着最后的时间前往行宫正堂参加早朝。
途中,沈升趁机将昨晚抓捕张清等人的事向朱祁镇禀报了一番。
待得朱祁镇抵达行宫正堂时,正堂内早已聚集了在大同的随巡官员和勋贵。
一番君臣见礼后,早朝便正式开始了。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贾谅出班,双手捧着奏折开口道:“臣今日一早便听闻昨夜内廷沈公公和大同国安司陈指挥使,带领上百禁军和数十名国安司探子,冲入户部主事张清的住所,将张清抓到了大同府大牢。现在张清住所还有数十名禁军将士,禁止任何人出入。敢问陛下,此事可是奉了陛下圣谕?”
虽然张清官位不高,但好歹也是朝廷官员啊,也不是随便谁都能上门抓人的。
贾谅身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大同周边监察系统的头头,大同出了这样的事,他自然是要弄清楚的,否则还要他这个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干什么?
除了消息灵通的少部分勋贵官员在上朝前就知道以外,其他与朝的大部分勋贵官员却都是初闻此事,纷纷将目光投向坐在龙椅上的朱祁镇,等待着朱祁镇的答复。
“哦,这件事是朕让沈升他们去做的。”朱祁镇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朕昨夜接到大同国安司的禀奏,这几天在大同闹得沸沸扬扬的谣言,其幕后主使,便是这个户部主事张清。”
一众文武勋贵自然明白朱祁镇话中的‘谣言’所指的是什么,纷纷面色大变,待得朱祁镇的话音一落,堂中便立时响起嗡嗡嗡的低声议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历史 564万字 8个月前
历史 528万字 13天前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历史 55万字 一年以前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历史 1035万字 一年以前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
历史 418万字 7个月前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历史 642万字 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