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贾家,却说林睿进了大明宫,得了进去的旨意,只见太子殿下穿着常服,坐在宣康帝下面,父子两个不知说了什么,皆是一脸笑容,和乐非常。
林睿看毕,心道:“瞧着圣上和太子殿下如此,倒同父亲待我不差什么。”忙叩拜下去。
宣康帝摆了摆手,叫起,留心打量,见他进退有度,举止得宜,暗暗点头。他和太子都知道林如海的这个儿子,虽不曾听说有什么天纵之才的传闻,但是他做的文章却从俞恒处见了不少,这哪里是没有才华,分明又是一个林如海,只是他们没有宣扬罢了。
太子妃所出的长子徒翊和林睿年纪相仿,太子自忖自己乃是嫡子,越发重嫡轻庶,不再结党营私后,空下许多时间,便亲自教养自己的儿子们,没想到自己不动如山,反倒在清流中的名声比旧日好了许多,因此见到林睿,心里登有三分喜爱,笑道:“父皇看,这林家的孩子真真像极了林大人,我记得林大人这么大时也随着老林公进过宫呢。”
宣康帝听他一说,顿时想起往事,笑道:“你比林爱卿小了好几岁,难为你还记得,那时候你才五六岁,最是个横行霸道的性子,有一回,我考校几个重臣家的孩子,夸了林爱卿几句,你便大为不满,非得我说你做的文章比他的好才行。”
太子纳罕道:“还有此事?儿子竟不记得了。”
宣康帝点头笑道:“这样的事情多着呢,只是你那时年纪小,不记得了。一晃眼就是二三十年过去了,你做了父亲,才算稳重了些,我心甚慰。”
太子面上一红,道:“儿子让父皇费心了。”
宣康帝道:“为父之乐,你亦深知,谈何费心?”
说完,便对林睿道:“你可知朕今日宣召你进宫来,所为何事?”
林睿恭恭敬敬地道:“草民不知,请圣人明示,好叫草民知道后改正。”他瞥见太子始终笑吟吟地坐在旁边,心里微微一定,父亲曾说帮过太子的大忙,若真是不得了的大事值得宣康帝特特宣召自己进宫,他必然不会如此云淡风轻。
宣康帝板着脸道:“今儿一早,明郡王说看中了你做世子的伴读,你怎么说?”
林睿忙道:“草民惶恐。草民昨日虽有幸路谒明郡王爷,又得了圣人所赐之美玉,却自知才疏学浅,规矩不谨,不敢当此重任。”
宣康帝道:“朕却听说你已经应了。”
太子也看向林睿,想着他怎么在宣康帝跟前为自己辩解。
林睿听到这里,不慌不忙地道:“回禀圣人知道,草民不曾答应明郡王爷。因明郡王爷说王府中高人甚聚,若我没有先生教导功课便过去请教那些高人,只是草民早因家严与同科郭拂仙郭先生通了书信,叫草民跟郭先生习学,因此竟不好再去明郡王府打搅王爷清静。”
见他从容如此,宣康帝脸上掠过一丝赞赏,道:“原来如此,想来明郡王不知你已有了先生,方如此说。不过,你说的郭先生早已被罢了官,哪里比得上王府里的先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游玄先生,有很多人都认为,决斗界如今环境愈发阴间,重坑自闭主流盛行,都是作为新一代决斗王的您带歪的风气。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有记者在采访时问道。“毁谤啊!纯熟毁谤!”游玄对这种说法表示很愤怒。“凭什么说是我带歪的?”“决斗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他 274万字 12天前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其他 59万字 3个月前
旧书名《八零之改嫁》上辈子林望舒是人人羡慕的好命人,下乡一趟谈了个四合院里的对象,公婆给安排工作,男人也有出息,谁不羡慕?只是四合院里有公婆有姑奶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当人家屋檐下的小媳妇,其中滋味只有自己心里明白。就这么苦熬着,谁知道男人找了傍尖儿,孩子都抱回家了,一家子都劝,说你肚子不争气,还能怎么着,忍忍也就过去了。可她不想忍了啊!好在老天爷给了再一次机会。于是在那灰墙青瓦前,面对着大杂院里
其他 157万字 一年以前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其他 374万字 18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