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太守孔融老年丧子,悲伤郁结,一病不起,三日后病逝,夫人伤心至极,竟吞金自尽,孔家仅剩的二郎君孔宁理所当然的接掌大权。仅隔一天,长安派来使者,宣读秦王圣谕,追封孔融为忠武公,赐封孔宁为青川太守。
这是潜伏在青川省府平津城内的密谍传回来的消息,这些消息是正面的官方消息,密谍还传回了一些风闻及孔宁掌权后的所作所为。
据传,行刺大郎君孔肃的刺客是二郎君孔肃所派,其目的是为了掌权,老太守孔融气得一病不起,迫不急待的孔宁竟指使大夫下毒毒死父亲,老夫人一气之下吞金自尽。
得秦王赐封太守一职之后,孔宁成了名正方顺的青川府太守,立即大肆清洗反对者,不少执掌军权的大将、文官、谋士或被夺权,或因莫须有的罪名拘捕入狱,聪明的则宣布效忠,也有少数个别挂印辞官,告老还乡,原平津城防中郎将赫进因前些天不慎摔断腿,早已交出虎符帅印而躲过了一劫。
孔宁的血腥清洗令整个青川省一片血雨腥风,人人自危,而原先支持的那些人则因拥立有功,一个个都升了官。
丁喜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禀报李刚,李刚则吩咐他,以后有什么消息也要转告李少爷,明显有培养和放权之意。
李卫赶回府内时,便宜老爹李刚正召集手下文官谋士及大将议事,李氏刚与孔氏联姻就出了这么一档事,李刚的表情显得有些阴沉。
“主公,这是孔宁和长安那边所设的局。”
有谋士站起,说出自已的看法,得到众人的附议,想想就明白,孔融刚死,长安那边的使者只隔一天就抵达平津城,宣读秦王的圣诣,这分明是计划好的。
李卫低声询问会在身后的田策,帝国三大省的太守既然都拥兵自重,基本不听长安那边的调度,秦王的圣旨不是个摆设么?
田策捋着颌下长须笑道:“秦王的圣旨确实只是个摆设,但却是关系到正统大义的问题。”
三大省的太守拥兵自重,基本不听长安那边的调度,但朝廷毕竟是正统,占着大义,除非你不顾大义,起兵造反,背负弑君篡位的千古骂名,否则,你还得虚情假义的接受长安的赐封,长安那边不赐封,你就名不正,言不顺。
“这么麻烦……”李卫挠头,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却非要搞得这么复杂。
众人商议之后皆认为,不管孔宁与长安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总之都不是好事儿,目前情况不明,不如先静坐不动,以不变应万变,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向崇阳和宁远增兵是必须的,也等于是给孔宁那小子提个醒。
散会后,李卫叫住内卫统领丁喜,让他通知潜伏在平津城内的密谍,除密切关注孔宁的所有举动外,顺带着关注一下赫家。
为购买上等战马,他可是绞尽脑汁,好不容易才搭上赫家这条线,结果又出了这么一档事,购买二千匹战马的钱他可是提前给付了,不知道赫家是否守信?
“怎么啦,有困难?”李卫见他一副欲言又止的犹豫神态,不禁皱起眉头。
丁喜搓着手,犹豫半晌才吞吞吐吐的把夫人交待他要办的要命事儿说出来,无论哪一方,他都得罪不起,唯有老实坦白,希望能找到个折中的好办法。
李卫吓了一大跳,他不仅疏忽了有着N千年发展史,在人们脑海中早已根深蒂固的旧观念,更没想到看似思想颇为开放前卫的大娘其实是冥顽不灵的卫道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捡垃圾》【抖音热书】《玄鉴仙族》《重生成阴鸷太子的心尖宠》《苟在修真世界》《我以神明为食》《神职奶爸》《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在反派出生前(快穿)》
巅峰阅读【dfxs1.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大秦跑龙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最是难忘长安春,那年今日风归尘,此去别离空余恨,片片柳絮祭芳魂。现代好青年柳逸,正在思索着是带奔现女孩开房呢,还是先吃饭时,飞来横祸被打进了隋朝,迎接他的将是什么?是财富还是权力?他的奔现女孩又去了何方?这一切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时空的错乱?敬请观看盐放…
历史 157万字 一年以前
大明帝国崇祯二年。曾经强盛的帝国即将崩塌。内有银川驿卒奋臂挥戈,九州幅裂。外有建州新主东征西讨,挥师入关。席卷陕西的旱灾里,刘承宗脚踏赤地千里,昂首阔步向前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顽贼》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书友朋友推荐阅读哦!
历史 379万字 24天前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历史 1073万字 9个月前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而谁可知,人生于世,上承余庆,终究却是要自己做出道路抉择,正是所谓岔枝发:东风携云雨,幼藤吐新芽。急催如颦鼓,洗尽茸与华。且待朝阳至,绿遍庭中架。更盼黄叶时,采得数枚瓜。…………
历史 564万字 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