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阅读【dfxs1.com】第一时间更新《祖宗显灵:开局给天启托梦》最新章节。
之前一直在争议的商税以及天津市舶司总算是尘埃落定了,从去年年末一直吵到现在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各退了一步,商税二十五税一,天津也开了市舶司,而市舶司里的货物因为是外来的还额外增加关税,三十税一这样。
成立了市舶司之后,三方势力又开始争吵有关的市舶司职位,不过这市舶司官长,自然是朱由校这边的人,他当即派遣孙元化担任提举。
同时市舶司也会入驻东厂和锦衣卫的人,东厂每隔三年一换,锦衣卫四年一换,同时市舶司增加一支水师,用于缉私。
这水师由谁统领暂无定论,就连水师也只是一个空架子,兵员船只都没有,似乎只是一个摆设,这样大家也没有在意。
在大家看来,朝廷的财政养陆军就已经没钱了,那还有钱养一支水师?
其实王永光他们之所以松口,是吕纯如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漕运。
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以及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而明朝因为倭寇的问题,主要就是利用运河进行南粮北调,而沿着运河一线,依靠漕运生活的人自发的组成了漕帮。
明代漕运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这时征运漕粮的有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和山东六省。漕粮又按供应地区的不同区分为南粮和北粮。其数额,宣德时最高达六百七十四万石。
成化八年(1472)始规定岁运四百万石的常额。大抵自正德、嘉靖以后,连漕粮改折(约一百至二百万石)在内才勉强达到此数。主要征自南直隶和浙江,约占全国漕粮的六成。
除漕粮外,还有白粮,由苏州、松江、常州、嘉兴和湖州五府供纳,岁额二十一万四千石。均系当地出产的白熟粳糯米。在用途上,漕粮为京、边(北边)军饷,白粮供宫廷、宗人府及京官禄粮。
漕运在中央,初置京畿都漕运司,以漕运使主之。后废漕运使,置漕运府总兵官。
景泰二年(1451)始设漕运总督,与总兵官同理漕政。漕府领卫军十二总共十二万七千六百人,运船一万一千七百只,另遮洋总(海军)七千人,海船三百五十只,专职漕粮运输,称为运军。
在地方,以府佐、院道和科道官吏及县总书等掌管本地漕事。中央户部和漕府派出专门官员主持各地军、民粮船的监兑和押运事宜。州县以下由粮长负责征收和解运。粮长下设解户和运夫,专供运役。
而吕纯如提出的问题就是开了天津市舶司,势必会出现海运,这就会影响到漕运,那么依靠漕运贪污的官吏士绅又如何罢休,想必海上肯定会有一片腥风血雨。
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同意了开通天津的市舶司,但是也给朝廷带来了后续的麻烦。
这事其实有人看到了,崔呈秀当即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魏忠贤,魏忠贤大惊失色连忙跑去告诉朱由校。
朱由校很淡定的说道:“这件事情,太祖爷爷早有预料,此事不必太过担心,天津市舶司暂时用于北方战事,漕运那一块先不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巅峰阅读】地址:dfxs1.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没有推土机,没有集邮癖,只有一个小职员,无财无权无势,一步步的在三国各路牛人间披荆斩棘!枭雄还是英雄,美女还是江山,阴谋还是阳谋,王道还是霸道?慢慢一路走三国,你会发现其实曹操没做献刀,刘备不光会哭,孙权平衡有术,一起来会一会吕布关羽的武艺,顺便看看大小乔的呆萌……
历史 2209万字 20天前
历史的车轮滚过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中原大地迎来了百年未遇的和平,人们都以为盛世即将来临,可谁都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场汉人永远也不愿面对的千年恶梦。永嘉丧乱,五胡乱华,中原大地,虎狼横行,异族蛮王,率兽食人!北方的汉人,被不停地杀戮,华夏的儿女,在血泊中哀号。不甘为奴的汉人举族南下,在江东之地重建东晋,自祖逖起,百年来汉家军队六出江南,九伐中原,可惜功亏一篑,多少志士,徒望两京兴叹,巍巍青山,何处不
历史 1729万字 27天前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历史 541万字 27天前
这是一个就业路上屡被蹂躏的古汉语专业研究生,回到了明朝中叶,进入了山村一家幼童身体后的故事。木讷父亲泼辣娘,一水的极品亲戚,农家小院是非不少。好在,咱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四书五经八股文,专业也对口,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国力上升垂拱而治;法纪松弛,官纪慵散;有几只奸臣,也闹点倭寇;但总体上可以说,这是士大夫自由滋生的沃土。一个寒门崛起的传奇也就从这里生长了。谨以此文向所有的穿越经典致敬。PS:寒门崛
历史 642万字 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