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是朱启和朱棣的大哥,两人自然是不可能在这里干坐着的,更何况,朱启还打算找朱标来点下海的本钱呢。
刚走出房门,就瞧见一个穿着明黄色蟒袍的男子急匆匆的走了过来,正是朱启记忆里的太子朱标。
朱标十九岁的年纪,但看上去已经风尘仆仆,像是二十来岁的样子,半点没有养尊处优的模样,此时紧皱眉头一脸愁容,看到朱启和朱棣站在门口迎接,他的脸上才漏出了笑容。
朱启和朱棣两人都喊了一声:“大哥。”
朱标也走过来,拉着两人朝着里屋走,同时看着朱启问道:
“三弟,看到你如今身体恢复不少,为兄就放心了,前几日为兄来看过你,但你已经休息了,就没有打扰你,后来一直忙,每日里协调辎重粮草,抚恤嘉奖,实在是抽不出身来。你们不知道啊,整个大宁丰州一带,那都已经被李文忠搅得,乱成了一锅粥啊!”
说这话的时候,朱标已经带上了一脸的笑容,显然李文忠是在大宁一带打了胜仗了。
朱棣对打仗一直都很感兴趣,此时一脸兴奋的问道:
“真的啊?大哥快给我们说说,李将军战绩如何啊?”
朱标走到屋内坐了下来,朱棣很乖巧的给朱标奉了一杯茶,随后又给朱启也奉了一杯茶。朱启也很想知道前线战况如何,毕竟他是辽王,以后是要去就藩的,现在明初的这些神将们,在前线战果和优势越大,自己以后去就藩也就能越轻松。
最好把四面八方都给打服帖了,自己去当个清闲王爷,岂不美哉。虽然心里知道多半是不可能,但还是怀揣着美好的愿望。
朱标喝了一口茶,随后诉说了起来。
这李文忠说起来还是朱启的表哥,因为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虽说是亲戚,但绝对不是吃干饭的,淮西二十四名将里面排的到前五的人物,更是明初六国公之一的曹国公。
李文忠作为岭北之战中的第二梯队,本来就是负责殿后的,打的可以说是非常憋屈,正面战场没打几场,刚上就被溃军裹挟着后退,那是打打退退,退到了山西才稳住脚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过天门》【笔墨阁】《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疫病之上》【三零中文网】《红楼之平阳赋》【四九看书】《我在现代留过学》《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传说在平安县里有一间小卖部,里面可以买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有啤酒、饮料、方便面,还有头油、发蜡、护发素,当然也有枪支弹药大砍刀这些。东家徐三是个买卖人,来了都是客,绝对不会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
历史 353万字 26天前
【内容简介】:现代兵王不小心穿越到了抗战时期一个傻子兵上,且看这个傻子兵如何给日军搅局。“一定要给我弄死那个二愣子。”日军高官说道;“今天二愣子又干啥去了,你怎么不派人跟着。”政委说道;“别让二愣子知道了!要不完了。”一个伪军在做坏事时小声的说道;“我的部队没有子弹了,你给送点子弹到城外来。”二愣子给城里的日军军官写信说道。小说名字按照要求正式由《二愣子抗日》改名为《抗日之兵魂传说》。各位看官且看
历史 1073万字 9个月前
大业六年,强盛的大隋迎来了转折点。这一年,隋帝杨广开始准备征伐高句丽,顺势拉开了隋末战乱的序幕。接下来的几年间,天下板荡,群雄并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草莽豪杰,门阀世家,纷纷粉墨登场,逐鹿天下。北方突厥汗国,雄踞漠北,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一个强大的帝国,最终轰然崩塌。这是个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也同样是中原大地最为混乱黑暗的时节。就在这样一个时候,一个来历奇异的边塞少年,带着草原的风寒,
历史 984万字 一年以前
这个世界,有门阀世家,有藩镇割据,有虎视眈眈的异族!穿越成大周禁军武官的叶明盛,还没来得及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就要为被逼参与到党争阴谋中,畏罪自杀的原主擦屁股……尽管最初只是想要一生荣华富贵,但是奈何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下,他也能只能与人委以虚蛇,在生死之间,死中求活!
历史 55万字 一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