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转载请注明来源:巅峰阅读dfxs1.com
在高延寿成为安东都护府的安东校尉安后,整个大唐对高句丽讨伐也逐渐进入到收尾。
首先就是高句丽的对大唐的抵触心思弱了很多。
尤其当大唐开始放出,绝大多数的高句丽贵族都会被送到长安,只有少部分高句丽贵族会留下来时,这些高句丽贵族甚至没多少明显的抵抗意思,而是一个个开始主动的找门路,希望自己也能留下来。
当然,对于高延寿这些人就更是充满了羡慕嫉妒恨。
毕竟谁都知道高延寿肯定算是成功上岸了,是属于留在高句丽的一份子。
这就说明大唐并不是想要把所有的高句丽人全部都弄到长安去,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延寿就是大唐的标杆,更是大唐展现的出来的诚意。
但现在的他成为高句丽羡慕的标杆,那么将来就会成为离开者记恨的对象。
对很多高句丽的士卒来说,也们也想继续的留在高句丽,也不想要去长安啊。
人离乡贱这种事,高句丽人终归是明白的,他们很清楚自己继续在高句丽待着,那就是高句丽的土皇帝,不就是换了一个主人,给谁当狗不是当。
现在给大唐当狗,那自己更威武了。
而他们要得就是想办法留下来,除了李世民找不上,杜如晦,李世绩,李道宗……甚至就算是李泰也都被人找上来了。
只不过,他们还没有找上李泰,李泰便先一步的带着亲信离开平壤城,去考察环境了。
“魏王,虽然这雪已停了,但也不用亲自往这边跑一趟吧!”
范越风不由紧了紧围巾,略带着几分坦然道,“不就是继续布置集村并寨的地点嘛,交给臣来也就是了!”
“雪后初晴,出来看看而已!”
李泰从容的挥挥手道,
“接下来需要你来寻龙点穴,来布置这些集村并寨的地点。
这些选址相互间要拉开一定的距离,但同时不能太远,需要有一定耕地,但又不能足以满足5000人的粮食需求。
而且如果可以,最好给营地能寻找个合适的港口,能让他们以后建立船坞之用。”
“魏王,既然所在的耕地不够5000人的粮食需求,那为什么还要建立五千人规模的营寨让百姓生存呢,让百姓的数量少一点不好吗?!”
范越风不由感叹。
“可仪,你这就不懂了!”
王真儒感慨道,“百姓不能吃太饱的,吃太饱那就对干活没兴趣了。
魏王设置这数目的耕田,就是为了让百姓不至于饿死,但想要活得好,那要么从事捕鱼业,要么去海边晒盐,或者给我做徭役。
总之,单纯只种田是没出息的。”
“不错哦,居然都懂得抢答了!”
李泰听到了王真儒的话不由称赞道。
“不过跟魏王您的时间久了,所以对需要干什么事有几分心得而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581470234小说关键词:数风流人物无弹窗,数风流人物txt全集下载,数风流人
历史 1344万字 7个月前
崇祯十一年,流寇肆虐,胡虏横行,帝国破碎,大厦将倾。张诚穿越而来,附身于一个骑兵千总,适逢鞑虏入寇,奉命随督臣卢象升入卫京畿。且看张诚如何力挽狂澜,平匪荡寇、驱除鞑虏。重新织起大明江山,使天下太平、四海威服,再开大明盛世!
历史 533万字 11天前
穿越1937年淞沪战场,正值八佰壮士死守四行仓库,为了中国军人最后的尊严,特种兵赵卫东与八百将士,誓与日寇血战到底!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儿郎十万军!华夏四万万同胞,岂容小鬼子猖獗!杀鬼子,保家卫国,为了军人的荣裕,为了三千多万罹难的...
历史 747万字 6个月前
历史 659万字 2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