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不得不承认,漕运改海运的这个开场局面是他没有料到的。
按照朱翊钧原来的计划,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晚明,只要他这个皇帝暗中一呼吁,海商、浙商、晋商、徽商、官僚、宗亲、勋戚便会纷纷一哄而起,争先恐后地投奔开海远航的美好未来。
然而现实是胞弟潞王爱搭不理,唯恐因此得罪宗亲,惹祸上身;勋戚诚惶诚恐,毕恭毕敬,毫无藉此争利之心;众商态度消极,避之不及,竟无一人跃跃欲试,与朝廷合作投资。
这种情况实在是出乎于朱翊钧的意料之外。
他原先觉得晚明开海的实际难点在于海贸大开发之后的利益分配不均,没想到现实是压根儿就没人愿意——或者说根本没有人相信朝廷会与他们分利。
明史研究生朱翊钧这时便领会到了“田野调查”的重要性,果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差距,就像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和溥仪逊位前的满清之间的距离那么大。
朱翊钧这时就有一点能理解历史上的那些真皇帝了。
开海的麻烦是这样得多,禁海的坏处又是那样得少,且这些麻烦和坏处都是皇帝能用一道谕旨就轻易避免的,在这种情形下,又有哪一个皇帝能单纯为了百姓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去尽力打开国门呢?
好在朱翊钧他本人并不是皇帝,他非但不是皇帝,还是一个历史经验相当丰富的普通人,因此他并不像历史上的真皇帝那样怕麻烦。
只是平心而论,朱翊钧对如今众人的这般并不反感,本来一项改革就是在各个阶层的利弊权衡之下逐渐完成的。
他朱翊钧是穿越者可以做到背叛阶级,但他不能指望大明的所有阶层都一反常态地背叛自己的利益,否则他这个穿越者就太没有“拯救苍生”的道理了。
而且从历史经验来看,民间商人对官办营生的发展前景一向都不太看好。
当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各国通过与清廷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沿海和内河庞大的水运利权,本土传统航运难以匹敌,迅速溃败。
慈禧太后担心清国航运业会完全落入外国公司手中,以致漕粮运输受制于人,因此李鸿章便向慈禧谏言,成立轮船招商局承运漕粮与洋商分利。
依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晚清当时所面临的危局比朱翊钧所在的万历朝绝对要紧迫得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权谋】+【热血】+【争霸】+【杀伐】“朱由检,安心的去吧,你的一切将由我叶轩来继承,从现在起,我就是大明的第十六位皇帝——崇祯,朕在这里立下誓言:你朱由检杀不了的人,我崇祯来杀,你朱由检做不到的事情,我崇祯来做,李自成、张献忠造反?那也要看朕给不给他们机会!建奴屠我中原族人?那朕便屠了建奴,亡其种,灭其族!八大晋商私通建奴,为其耳目?那朕便抄家灭族!文人无知、无能、无耻,叛国投敌,那就杀他个天翻
历史 541万字 27天前
退伍兵林锐,债台高筑生计艰难,又找不到工作。再一次工作面试失败之后,偶遇一个神秘的中年人,为他提供了一份军事保安公司的合同。他的人生因为这份合同从此改变。他成了一个活跃在世界战场上的合同制员工。转战世界各地,在热点地区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从默默无闻的战场炮灰,到声名赫赫的佣兵之王。
历史 3226万字 13天前
军工科技,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准。强大的武器装备能力斩千军,杀人于千里之外,能重新定义战争。强大的武器装备能捍卫疆土,抵御外敌,护佑国泰民安,保我盛世太平。我愿为这大国复兴锻造利剑,我愿为这国泰民安熔铸长城。持我利剑,必将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守我长城,必能克敌制胜,捷报频传。且看一个年轻人如何创造一个属于他的军工霸业2.0时代。
历史 1035万字 一年以前
最是难忘长安春,那年今日风归尘,此去别离空余恨,片片柳絮祭芳魂。现代好青年柳逸,正在思索着是带奔现女孩开房呢,还是先吃饭时,飞来横祸被打进了隋朝,迎接他的将是什么?是财富还是权力?他的奔现女孩又去了何方?这一切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时空的错乱?敬请观看盐放…
历史 157万字 一年以前
历史 802万字 25天前